健康新訊息
骨質疏鬆症是指骨皮質變薄﹐骨小梁減少的一種骨代謝性疾病。監牀上以腰背酸痛﹐易於骨折為特徵﹐好發於年紀較大者﹐女性較男性為多。
骨質疏鬆的起因主要是︰
飲食失調 飲食不節﹐損傷脾胃﹐或因偏食﹐少食導致生化乏源﹐骨髓液汁失去滋養﹐則髓空骨枯﹐而致骨質疏鬆。
肝腎不足 肝血不足﹐筋失濡養﹐腎精虧損﹐年老體弱﹐肝腎兩虧﹐故筋骨萎弱﹐腰膝酸軟﹐疼痛。
缺少活動 缺少活動﹐經常坐卧﹐則氣血臃滯﹐筋脈失養﹐骨脆筋軟。
對骨質疏鬆症的患者﹐因其病理與腎虛有極為密切的關係﹐腎虛是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因素﹐故中醫採用補腎健脾為主﹐輔以益氣袪瘀方法。
骨質疏鬆亦分為下列三大種類︰
氣滯血瘀型
氣血兩虧型
肝腎虧損型
生活調理
本症除藥物治療外﹐適當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也十分重要。在飲食方面應多進食含鈣豐富﹐易於吸收的食物﹐如豆製品﹐黑芝麻等。同時多做運動以強壯筋骨﹐延緩骨質疏鬆症的發生和發展。當感到腰骨中部長時間疼痛時﹐應注意是否患上此症。
[上一頁]
[返回目錄]
[下一頁]
骨
質
疏
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