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新訊息

成因大多為風寒濕熱加上氣血運行不暢而形成。大致有下列分類︰

  • 行痺
    其特點是呈遊走性,部位不固定,多發生在腕、肘、踝、膝等關節。並常伴有怕冷,發熱等症狀,常見於風濕性關節炎,類風濕
    性關節炎的慢性期。
     

  • 痛痺
    關節痠痛較劇,部位比較固定,得溫疼痛可減輕,遇寒則疼痛加劇。局部按之有冷感,屈伸不利。常見於類風濕性關節炎,皮肌炎,硬皮病,肩周炎等。
     

  • 著痺
    關節痠痛不甚,以感覺麻木,腫脹僵硬為特點。僵硬尤以早上及
    休息後明顯。局部皮色不變,多見於類風濕性關節炎,增生性
    關節炎等。
     

  • 熱痺
    熱痺起病急,一個或數個關節腫脹,疼痛劇烈,活動受限痛不可觸。
    部份皮色發紅, 按之灼熱,或破潰流膿,常伴有怕冷高熱、
    汗多、口渴,嚴重者可有煩躁不安,譫語、神志不清等症狀。
    多見於風濕性關節炎,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期,化膿性關節炎,
    痛風急性發作等。
     

  • 頑痺
    由於患病時間太久,正氣已虛,邪氣不去。瘀血痰濁阻閉經絡,
    關節疼痛時輕時重,關節腫大,屈伸不利,甚至強直畸形,局部
    皮色紫褐,關節周圍可按及皮下結節。常見於風濕性關節炎晚期,
    慢性痛風性關節炎,強直性脊柱炎等。
     

  • 氣血虛痺
    由於體質過於虧損而致關節酸麻反復發作,日輕夜重,痛處固定。
    局部肌肉削瘦,面色蒼白,精神疲乏,腰膝酸軟,或午後潮熱 。
    多見於肥大性關節炎,肩關節周圍炎,類風濕性關節炎晚期等。

因此關節痛並不應等閒視之,瞭解病性,及早治療是可以治好的。

[上一頁] [返回目錄] [下一頁]

關節痠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