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新訊息
 

動脈硬化是指動脈壁增厚,彈性減退的血管病變,根據動脈位置的種類,一般可分為四種

  1. 冠狀動脈硬化︰
    由於冠狀動脈硬化,血管管腔變小,在冠狀動脈內有血栓形成時,直接影響心臟的供血,心臟因缺血而發生心絞痛,甚至心肌梗塞,引致冠心病。

  2. 腦動脈硬化:
    會引起腦部供血不足,由此造成腦缺血而引起頭暈、頭痛、昏厥等症狀。長期腦缺血可致腦萎縮,使老年人出現精神變異,行為失常,智力和記憶力減退等症;同時也容易引起腦血栓形成或導致出血性中風。

  3. 腎動脈硬化︰腎動脈硬化可使腎臟缺血,從而引起頑固性高血壓,蛋白尿,腎功能減退等。

  4. 其他動脈硬化︰
    主動脈硬化往往沒有症狀,但會出現收縮壓增高,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壓力差增大。下肢動脈硬化者走路後患肢會出現疼痛,並有肢體麻木,痙癴等,休息後能減輕。腸系膜動脈硬化血栓形成,會有劇烈的腹痛,腹脹,甚至發熱,便血等。

動脈硬化原因︰

1. 飲食不節,損傷脾胃;

2. 勞倦過度,損傷心脾;

3. 年老體虛,腎元不足。

治療動脈硬化, 中醫主要採用益氣和血、化濁通絡的方法。


生活調理︰動脈硬化是人體衰老的一個信號。中老年人應注意飲食習慣,控制體重增加,多做運動,煙酒必戒;保持良好心情,避免緊張激動,充足睡眠。如患有高血壓、糖尿病等,應積極治療。 


[上一頁]

[返回目錄]

[下一頁]